P
1.請說明磷的營養作用。
①植物體內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:核酸與核蛋白、磷脂、植素、高能磷酸化合物:ATP、其它含磷化合物
②磷在植物代謝過程中的作用
(1)磷與糖代謝---磷不足影響蔗糖運輸,植株內糖相對積累,并形成較多的花青素,使植株呈紫紅色。(缺磷癥狀)(2)磷與氮代謝氨基酸的形成和轉化;NO3- 的還原(硝酸還原酶FAD含有磷);根瘤菌的固氮活性。(3)脂肪代謝
③提高作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抗旱能力(磷脂對水的束縛,減少水損失)
抗寒能力(降低冰點)抗鹽堿能力(細胞液緩沖作用)抗病性(作物健康)(看PPT~!)
2.描述作物生長過程中缺磷的癥狀。
1)磷素不足
①植株矮小,生長緩慢;②分蘗、分枝少;③葉片暗
綠,無光澤,
④根系老化呈銹色,白根少,根和根毛的長度增加;
⑤產量和品質下降;⑥成熟期推遲。
---磷不足影響蔗糖運輸,植株內糖相對積累,并形成較多的花青素,使植株呈紫紅色。
缺磷水稻,矮小,僵直,分蘗少,葉色暗綠
大麥缺磷:老葉尖端焦枯,下部有些老葉片呈紫紅色豌豆:頂葉直立,下部葉片皺縮2)供磷過量
①營養生長期縮短,繁殖器官過早發育,成熟提早,不利高產;
②莖葉生長受到抑制,植株矮小,早衰,根莖比大,纖維素多,品質差;
③谷類作物無效分蘗和癟粒增加;黃化或白色斑點。
④豆科作物莖桿蛋白質增加,籽粒中蛋白質含量減少。
3.作物吸收磷的形態有哪些?
作物吸收利用的磷包括無機磷和有機磷、其過程為主動吸收。
植物吸收的大多數磷主要是以一價正磷酸根離子(H2PO4-)形態吸收的,同時也吸收少量的二價正磷酸根離子(HPO4-)。
4. 植素存在于何處?對作物生長有何意義?
植素是環已六醇磷酸酯的鈣鎂鹽,是磷的貯藏形態,主要在種籽中(種籽中80%全磷以該形態存在)。為種籽萌發和幼苗生長提供磷。
5.土壤磷的損失是以淋失為主嗎?為什么?
--磷在土壤中的移動
1.土壤磷的其它來源包括有機質、腐殖質、微生物和腐爛昆蟲以及其它生命的軀體。
2.磷在大多數土壤中很少移動。它通常滯留在礦物風化或施肥所在的位置。
雖然磷在砂質土中的移動比在粘土中強,但很少由于淋洗而損失。幾乎所有磷都是通過擴散在土壤中移動的,一個緩慢而短程的移動過程(在土壤中的移動:N〉K〉CA〉P)
3.徑流和作物移取是土壤磷損失的最主要途徑。
6. 磷肥的主要種類及其特點和施用技術?
①水溶性磷肥:主要成分能溶于水的磷肥,稱水溶性磷肥;如有過磷酸鈣、重過磷酸鈣、氨化過磷酸鈣;易溶于水,很容易被土壤中的鐵、鋁、鈣等所固定而降低有效性;---減少磷肥與土壤接觸面積;增加與作物根系接觸的機會
:條施、穴施做成顆粒肥料與有機肥料混合施用葉面施肥
②弱酸性磷肥:灰綠、灰棕色,水溶液呈弱堿性(pH8-8.5);有玻璃光澤;不吸濕、不結塊。:作物種類(喜鈣作物)土壤性質(偏酸)粉碎細度(80目)施用方法(基肥)
③難溶性磷肥:主要成分不溶于水,大部分不溶于弱酸,能溶于強酸的磷肥。如磷礦粉等。農田條件:酸性土壤鹽基飽和度小的土壤適宜做基肥,不做種肥和追肥;撒施、深施;
7.磷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?
原因:①磷與鈣和鐵等元素化合形成根系不能破解的化合物-》磷在土壤中極易被固定;②磷在土壤中擴散緩慢。
1根據土壤條件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2根據作物的需磷特性和輪作制度合理分配和施用
3根據磷肥特性合理施用4氮、磷、鉀配合施用
8.水旱輪作中磷肥分配的原則是什么?為什么?
水旱輪作中的磷肥施用:旱重水輕
旱作輪作中的磷肥施用:磷肥應優先施于需磷較多,吸磷能力強的豆科作物上
9. 名詞解釋:枸溶性磷肥,磷的化學固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