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聯網(IoT)產品、無線連網以及移動技術應用環境的成熟,IDC與Gartner都預估,到2020年,全球IoT智能物聯網產品總數將達250億。很多ICT廠商多投入于非授權頻段技術,而且押寶在不同的技術聯盟,觀望未來哪個技術成為主流。本文將給大家講講LoRa在某些具體行業還是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在談論LoRa技術優劣前,一定要先清楚技術產生的背景。本質上來說,LoRa技術是為了創建長距離通信鏈接的物理層無線調制方式。許多傳統的無線系統使用物理層頻移鍵控(FSK)調制,因為它是十分高效的低功耗方案。LoRa技術基于線性Chirp擴頻調制,延續了移頻鍵控調制的低功耗特性,但是大大增加了通信范圍。Chirp擴頻調制已經在軍事和航天通信方面應用了幾十年(很重要),因為它具有長距離傳輸,以及很好的抗干擾性,而LoRa則是它第一次用作商業用途。
基于大面積家庭的智能家居場景(比如100平米以上,三個房間帶家具和水泥墻等等),zwave和zigbee都有明顯距離短板,網關和終端的設計不好,很容易斷線。相對來說,LORA的信號優勢明顯,IMIO創智云平臺也在基于LORA推相關的智能家庭標準。看好LORA商用的發展。
LoRa為低功耗廣域物聯網技術,具有低功耗、遠距離覆蓋、低成本的特點;相比國內另一項技術NB而言,具有成本低、功耗低的特點,更適用于場景集中的,如居民抄表、企業傳感采集等場景。例如由LoRa基站、LoRa通訊模組以及物聯網管理平臺構成的欣仰邦LoRa物聯網通訊方案,已在不少水務公司應用比較廣泛;而相比較終端密度分散的應用,比如共享單車這些,則需要大量建站,NB可能會更合適些。
LoRa在某些具體行業還是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,比如說地震勘探行業。它需要長距離10km, 低功耗是因為用電池供電。另外它需要的傳輸速度不高30kbps就足夠了。最主要的是它是自己的局域網絡,保密性好。另外,可以把基站放在車,支持移動。它需要的是支持大量的終端節點1萬到5萬個。剩下的就是評估哪家的LoRa 模塊性能最好,從哪里可以買到可以信賴的gateway等。
運營商一直想要吃獨食。LoRa讓很多急于在物聯網方面轉型的企業看到了希望。從技術的角度來說,LoRa支持定位,更適合物聯網應用;從商業的角度來說,lora的系統更open,大家都能玩。Lora更適合作私網,適合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進行優化,加上其可以方便地進行功耗管理,所以往往成為電池供電傳感器組網的首選。手握應用市場者,將會是最大贏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