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產品化進度落后了,目前來看LoRa的技術優勢要比NB-IoT大,NB-IoT的優勢是有運營商支撐,不然根本打不過LoRa。LoRa的城市級布網有好多,韓國都全國布LoRa網了,在我看來NB-IoT就是2g的閹割版。
可以說抄表是NB-IoT一個很切合的應用場景。這里有一點需要指出,LoRa方案中是沒有集中器一說的,只能說是基站或者網關,但是如果設想如果在草原、沙漠或者海洋上的一些應用,移動運營商網絡覆蓋不到的地方,LoRa方案的優勢是不是就凸顯出來了呢?前途又或者無最終還是要看場景。
LoRa改變了傳輸功耗和傳輸距離之間的平衡,徹底改變了嵌入式無線通信領域的局面。它給人們呈現了一個能實現遠距離、長電池壽命、大系統容量、低硬件成本的全新通信技術,而這正是物聯網(IoT)所需要的。
一項技術能不能發揚光大,最主要就是看它的生態系統是否強大。國際LoRa聯盟成立之初,就特別注重生態系統建設。在聯盟的推動下,LoRa的產業鏈已相當成熟,從底層的芯片、模組到設備制造、系統集成。
它們的應用范圍和服務對象,也基本上是一致的。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區別,就是——頻譜。NB-IoT工作于授權頻譜,也就是專門劃分的頻段。LoRa工作于非授權頻譜,也就是說,只能在某些指定的免費頻段工作。再進一步說,NB-IoT必須由運營商提供服務,必須使用運營商網絡。這就是為什么,國內三大運營商都是只推NB-IoT技術。
LoRa相對NB-IoT而言,在有些方面還是有優勢的: 自由度方面 對客戶而言,使用NB-IoT主要依賴于運營商的基礎網絡設施,在很多條件惡劣的地方,運營商的基礎設施并沒有完全覆蓋。而LoRa是一個更靈活的自主網絡,在任何需要的地方,都可以進行部署,企業(甚至個人)也能成為“運營商”。 安全性方面 NB-IoT是運營商網絡,因此數據是先傳到運營商的, 許多企業不愿意把自己的數據給到別人(哪怕是運營商),所以這些企業會選擇部署自己的私有LoRa網絡。 頻段方面 LoRa工作在1GHz以下的非授權頻段(中國主要使用470-518MHz),無需申請即可進行網絡的建設,故在應用時不需要額外支付通訊費用,這也成了相關企業推廣時的一大賣點。
目前NB-IoT和LoRa正處于競爭的白熱化階段,現在就說NB-IoT穩操勝券還為時過早。通信技術日新月異,市場發展也瞬息萬變,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。再說了,“混搭”一貫是通信技術的發展特色,你看2G不是還在老驥伏櫪。
上一篇:NB-IOT網絡架構詳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