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益元素
1.概念:(非必需營養元素中)為少數植物所必需;對大多數植物有益
鈉(Na):甜菜中可代替K+。硅(Si):谷類莖稈的抗倒伏;
鈷(Co):供豆科固氮;鋁(Al):茶樹有利。
必需營養元素間的關系
氮、磷、鉀----肥料“三要素”
植物對養分的吸收運輸和利用
植物的根部營養:植物根系從營養環境中吸收養分的過程叫做植物的根部營養。(植物的葉部營養:葉片(或莖)吸收養分的營養)
三個過程:1. 礦質養分向根部遷移 2.根系對養分的吸收 3.根部吸收的養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分配
一.根系對養分吸收的特點:選擇性、累積性、遺傳性
二. 根系吸收礦質養分的部位:根毛區;由下至下:成熟區、根毛區、伸長區、分生區。
三. 植物根系吸收礦質養分的形態:主要是離子態的,其中包括陽離子如NH 4+,K+和陰離子SO42-, NO3-
四. 養分離子向根部遷移:1、截獲(根系與所接觸的土壤而直接吸收養分的過程)2、質流(土壤溶液中的養分隨土壤水分而遷移到根表的過程)3、擴散(養分通過擴散作用而遷移到根表的過程)
五. 植物對離子的吸收
被動吸收是離子順電化學勢梯度進行的擴散運動,不需要能量,無選擇性;(簡單擴散和離子通道運輸)
主動吸收是在消耗能量的條件下,離子逆電化學勢梯度進行的運轉,不僅需要能量,而且具有明顯的選擇性;(載體假說、離子泵學說:能量來源于ATP)載體:是生物膜上能攜帶離子穿過膜的蛋白質或者其他物質。離子泵是存在于細胞膜上的一種蛋白質,它在有能量供應下可使離子在細胞膜上逆電化學勢梯度主動地吸收。
六. 根部吸收的養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:橫向(養分由表皮、內表皮到導管:質外體和共質體是重要通道)、縱向(離子在木質部中由根上部分向地上部分)質外體:自由擴散和電滲透作用(無
需能量);凱氏帶(消耗能量)
共質體:膜外進入(主動運輸);
共質體內的移動(不需主動運輸)離子在木質部的移動有兩種方式:離子的交換吸附、質流
韌皮部的運輸 :雙向運輸、消耗能量的主動運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