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NB-IOT?
NB-IoT即窄帶物聯網 (Narrow Band -Internet of Things),是物聯網技術的一種,具有低成本、低功耗、廣覆蓋等特點,定位于運營商級、基于授權頻譜的低速率物聯網市場,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NB-IoT技術的六大主要應用場景恰恰是現有移動通信很難的支持的場景,包括位置跟蹤、環境監測、智能泊車、遠程抄表、農業和畜牧業這些場景。市場研究公司Machina預測,NB-IoT未來將覆蓋25%的物聯網連接。
NB-IoT是3GPP R13階段LTE的一項重要增強技術,射頻帶寬可以低至0.18MHz。NB-IoT是NB-CIoT和NB-LTE兩種標準的融合,平衡了各方利益,并適用于更廣泛的部署場景。其中,華為、沃達豐、高通等公司支持NB-CIoT;愛立信、中興、三星、英特爾、MTK等公司支持NB-LTE。NB-CIoT、NB-LTE與標準NB-IoT相比都有較大差異,終端無法平滑升級,一些非標基站甚至面臨退網風險。
NB-IoT的四大優勢
頻譜窄:200kHz;終端發射窄帶信號提升了信號的功率譜密度,提升了信號的覆蓋增益,并且提升了頻譜利用效率;
廣覆蓋:具備支撐海量連接的能力。相比其他的短距離物聯網協議,NB-IOT能夠連接更多的設備,提高設備數量在單位面積的密度;
更低功耗:NB-IoT犧牲了速率,換回了更低的功耗。采用簡化的協議,更適合的設計,大幅提升了終端的待機時間,部分NB終端,待機時間號稱可以達到10年;
更低的模塊成本:通信模塊成本很低,每個模組有希望壓到5美元之內甚至更低,有利于大批量采購和使用。而根據摩爾定律便可以得出,不超過40個月,成本便能降低到1美元之下。
NB-IoT發展前景
2016年6月16日,在韓國釜山召開的3GPPRAN全會第七十二次會議上,NB-IoT作為大會的一項重要議題,其對應的3GPP協議相關內容獲得了RAN全會批準,標志著受無線產業廣泛支持的NB-IoT標準核心協議的相關研究全部完成。
標準化工作的成功完成也標志著NB-IoT即將進入規模商用階段,物聯網產業發展蓄勢待發。
隨著標準的凍結,將有更多的產業鏈企業加入NB-IoT陣營,這將促使NB-IoT迅速規模化商用。NB-IoT的商用也將構建全球最大的蜂窩物聯網生態系統。據GSMA預測,到2020年全球互聯設備將會到達270億,其中100億為移動連接設備。